top of page

新藝術運動-少女的力量|視覺風格介紹


Alphonse Mucha, Le Zodiaque, 1896. © Mucha Trust 2018.
 

在一次面試設計相關工作的時候曾經被說過:「你的作品看起來很商業。」,當時我把這句話當作對作品的貶抑,並對此感到羞愧。

在18世紀中葉,應用美術(Applied art)和商業藝術正在萌芽的時代,純美術(Fine art)學院藝術(Academic art)是主流認為追求藝術的最高殿堂,應用美術和商業藝術被當作次等和低劣的藝術表現形式。生在這個時代的代表藝術家-慕夏(Alfons Maria Mucha),也對自己在商業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和名聲感到挫敗。這個想法直到達達主義和後續的普普藝術出現讓兩者之間的疆界打破,商業藝術才不再被視為低等的藝術形式。


時至今日設計師工作已經成為一項職業,兩者之間的界線在上一個世紀就被打破,但「純美術就是藝術的最高殿堂」卻還是一直深植在承先啟後的藝術工作者心中,所以在現代的台灣還能看到「你的作品看起來很商業。」的這種說法。但是現在我會認為這句話只是一種客觀評價或是個人偏好,只是水平的一端太靠近觀者不喜歡的方向而已。思考作品中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之間的平衡變成了現今創作者的課題,這時不訪重新回頭看看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中的名家們如何完成他們的商業作品,且在後人看來仍然保有藝術價值。


Alphonse Mucha, Rêverie, 1897. © Mucha Trust 2018.

什麼是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之前還有一個理念相似的美術運動-美術工藝運動(Arts & Crafts Movement),主要是批評工業革命後生產的工藝品過於粗製濫造,讚揚職人手工的美妙,比較偏向產品、工業、建築設計的大事件,這邊知道一下就好。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則是延續這個時代浪潮下的視覺風格。在歐洲不同國家有不同稱呼:德國Jugendstil、奧地利Sezessionstil、意大利Stile Floreale、西班牙Modernismo。


新藝術運動哪裡新?在新藝術運動之前,學院派藝術(Academic art)深受歷史主義(Historicism)現實主義(Realism)影響,衷於刻劃物體與事件的原貌,強調物件的立體感。新藝術風格多作商業活動使用,使用在海報及刊物,因此導入了文字排版,強調圖文之間的協調性。受高更(Paul Gauguin)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藝術實驗影響,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轉以浮世繪(Ukiyoe)中深刻的線條表現觀賞者眼中的主觀空間,注重抽象的曲線線條表現。也有學者認為曲線抽象表現的方式是取材自愛爾蘭與蘇格蘭文化中的凱爾經(Book of Kells)。同時也因為平版印刷的發展,讓藝術品得以批量生產,當時也是刷新人們三觀的一大進步。


新藝術運動透過簡化的植物、花卉和鳥獸元素作為裝飾元素,以柔美的女性作為主體,強調文字排版和圖像之間的協調性,使用感覺性、流線型曲線、非對稱的表現形式,在現代給人的感覺是自然的、有機的、唯美的、浪漫的、柔美的、優雅的、感性的、古典的、復古的,繼承美術工藝運動(Arts & Crafts Movement),啟發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現代風格(Modern Style),也在一個世紀後的1960年代,影響嬉皮文化(Hippie)迷幻藝術(Psychedelic art)



嬉皮和新藝術運動


「我們是屬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我們在舒適中成長,在大學就讀,但是卻不安地凝視這個環繞我們的世界。」1962年的〈休倫港宣言〉有一段話這麼寫下。

面對新和平的時代抗爭卻沒有結束,新的敵人不是火藥跟槍械可以解決,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要面對的是資本主義的異化和機器般的官僚體制,民權運動,反戰運動、反文化、嬉皮、性解放,反映了六十年代的衝突與焦慮。

年輕的嬉皮士面對社會的不平等、大公司的貪婪、傳統道德的狹窄和戰爭的慘無人道,崇尚愛與和平,也有人將嬉皮士稱作花的孩子(Flower Children)。在視覺方面崇尚自然主義美學,因此跟新藝術時期的實驗不謀而合,加上流行服用LSD藥物所產生的迷幻藝術(Psychedelic art)風格結合,在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 / Acid Rock)時期常常出現在樂團海報、專輯封面上,讓新藝術風格重新浮現在大眾的視野。迷幻藝術也是先挖的一個小坑,日後再跟讀者們介紹😎



新新新藝術


新藝術風格在最近的設計作品中非常少見,反而常常在插畫、日本動漫中才能看到身影,在Pixiv或Twitter中搜尋“ミュシャ風”(穆夏風格)時,會讓你開啟一扇插畫類型的大門,而Clamp大媽廣為人知的漫畫-庫洛魔法使(又譯作百變小櫻、魔卡少女櫻),其中的庫洛牌設計就帶有新藝術風格,甚至一些少女漫畫中都有新藝術風格味道。

近期也有看到圖案(Pattern)類型的插畫有漸漸傾向原始主義(Primitivism)的趨勢,各類花草、藤蔓等等圖案,常常作為復古元素使用在平面設計中;在服裝方面從2019一直流行到今年2020的夏威夷襯衫,也是直接把花草穿上身的不滅單品。這些跡象雖然無法推測新藝術風格可能復甦,但也間接說明人們對植物、花卉的喜愛,不會受時間影響,下次不訪試試看一些新藝術風格的元素或表現手法吧!


❤有其他新藝術風格的圖片可以傳給我再補上❤


 

參考資料


Jugendstil(Wiki)1900年世界博覽會(Wiki)朱爾斯·切雷(Wiki)阿爾豐斯·慕夏(Wiki)Gisbert Combaz(Wiki)奧伯利·比亞茲萊(Wiki)Albert Klingner安東尼·高第(Wiki)保羅·高更(Wiki)羅特列克(Wiki)Bill Graham(Wiki)Wes Wilson(Wiki)凱爾經(Wiki)亨利·范·德費爾德(Wiki)非池中-新藝術運動你可知日本漫畫也曾抄襲?INSPIRATION|《THE ART NOUVEAU POSTER》,新藝術海報的黃金年代Art Nouveau and hippie artArt NouveauThe difference between Art Nouveau and Art Deco explained!Arts and Crafts vs. Art Nouveau: Two Iconic Styles, One Major DifferenceArt Deco, Art Nouveau, Arts and Crafts: What’s the Difference?為什麼這麼多人嚮往60年代─一本書告訴你關鍵事件How Art Nouveau Inspired the Psychedelic Designs of the 1960s


轉載請標明出處並告知,我會很感謝你注重智慧財產😉

如果有錯誤的訊息或是不同的見解和研究可以到下面留言或Instagram找我!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and inform me if you want to reprint, I will thank you for your apperciate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f there are any mistakes of advice, you can reply or find me on my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